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正文

10月金融数据好转,货币政策转向,股市反应平淡

最近几天,10月的经济和金融数据陆续发布。10月,CPI同比上涨0.3%,PPI同比下降2.9%,通缩形势未见改善,但10月的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上。按美元计价,10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2.7%,前值为增长2.4%。相比9月,10月出口增速大幅回升,且同比增速为近一年多的新高。10月,M2和M1增速环比均有明显回升,两者剪刀差收窄;居民住房贷款规模企稳。

10月金融数据好转,货币政策转向,股市反应平淡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近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再次强调,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坚持了十多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在今年已悄然转变为“支持性”货币政策。但A股反应平淡,截至发稿,上证指数下跌0.64%,深证成指涨0.23%,创业板指涨0.73%。

10月金融数据好转,货币政策转向,股市反应平淡

最新的金融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5%,比上月末回升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下降6.1%,比上月末回升1.3个百分点,为年内首次增速回升。M1与M2的剪刀差仍高达13.6%,但相比上月有所收窄。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单看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5000亿元,环比少增1.09万亿元,同比少增2384亿元,且连续第6个月同比少增。但10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约1600亿元,同比多增1946亿元,自今年2月以来首次转为同比正增。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约490亿元、110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543亿元、393亿元。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强调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今年6月,潘功胜首次提出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并在不同场合和央行报告中多次强调。这标志着中国货币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从长期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支持性的货币政策。近期,央行实施了一系列增量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和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等。潘功胜在报告中提到,下一步的工作考虑是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