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正文

新农人的“莓”好新生活

3月5日上午,记者走进潍坊潍城区军埠口综合项目发展服务中心张风潮村的华晨有机草莓种植基地,连片的温室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大棚里,一垄垄秧苗翠绿茂盛、一颗颗草莓新鲜诱人。工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穿梭其间,忙着收获。

“草莓种植靠天时地利人和。每天是否要开棚、关棚,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加温,这都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36岁的蔡星成是基地的负责人,一大早他就开始整理本月的草莓监管日志,“这段时间,市场需求量增大,我们要随时掌握每个大棚的草莓生长情况,确保供应及时。”

 蔡星成展示他种出的草莓。

“这几天过来采摘、订购草莓的客户很多,采摘、分拣、包装,哪个环节都得盯紧了。”蔡星成告诉记者。2016年,蔡星成开始涉足草莓种植行业。最初,在草莓生产经营管理中也遇到过很多棘手问题。2017年,他参加了潍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民创业培训,系统学习了农业的经营管理、风险防控以及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为以后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蔡星成的草莓基地种植大棚23个,年产值500万元。产品主要供应高端市场,先后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300余家精品水果店成为长期合作伙伴。

 蔡星成在采摘成熟的草莓。

“我们的草莓喝的是磁化水,吃的是有机肥,采用蜜蜂授粉、生物防治,坚决不用化肥农药,严格控制草莓的产量,力求保证草莓的品质。产出的草莓果型饱满,色泽也鲜艳,硬度适中,风味也特别的浓郁。”蔡星成告诉记者。

红彤彤的草莓,呈现出一片红火的丰收景象。草莓大棚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村民王桂霞告诉记者,自从草莓大棚建成后,她就开始在这里上班,感觉很满足。目前,草莓基地里像王桂霞这样的村民有30多个,大家在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

“希望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提升草莓品质,让我们的草莓走进千家万户,带动更多村民致富。”蔡星成说。

最新文章